融安職場問答
想找一份滿意的工作?
-
在融安為什么生化環(huán)材明明是基礎學科,也是重中之重,卻被稱為天坑?
13*******88 2022-02-28 3個回答 39人關注
全部回答 已有 3人回答
-
13*******02 2022-02-28這樣的套路造成兩個后果:1、由于這些學術方向其實對現實生產和產業(yè)發(fā)展指導意義并不大,后續(xù)的科研經費基本依賴政府行為,業(yè)界在前期也許會投資,但是經歷一段時間的無產出,必然會減少投資。而政府也只是階段性投資這些泡沫學科經費,不可能長期投入。這就導致本學科在美國本國(泡沫催生地)必然會僧越來越多,粥越來越少。新入局人士必然溢出到別的國家(母國)尋求更好的生存環(huán)境。2、招募大批外國的優(yōu)秀留學生當實驗室勞動力。由于畢業(yè)后并無法滿足業(yè)界需求,這批人大多只能繼續(xù)尋求在學術界生存(如果不轉行)。而這批人在學術泡沫階段積累了大量publication,從學術界經歷上來說是很豐富的。恰逢中國加大科研經費投入的階段,科研人員的評價體系形成了對國外學術經歷的嚴重依賴,而主管經費分配的人基本是學術界的大學閥們。這是一個典型圈內人“坐地分贓“的模式;上面提到這批人泡沫學科留學生的從事方向雖然對現實的指導意義不大,但是海外學術經歷非常豐富,導致他們有足夠的發(fā)言權回國分贓,以自己的個人科研領域帶偏國家的科研經費分配方向。這些學科方向雖然泡沫大、實效低,但是我們也不能全盤否認其價值,對于真正踏實科研的科研人才來說,還是有一些新方向和可實用的研發(fā)機會出現的。這種實效低、風險大的方向,對美國這種歷史久、基礎厚、產業(yè)本已占據食物鏈頂端的國家來說是錦上添花,能做出新產業(yè)最好,做不出來其原有產業(yè)也仍然是國際領先水平;然而對于中國這種本來就底子薄、產業(yè)落后尚在追趕階段的國家來說,本應好鋼用在刀刃上,如果投入比美國更高的經費比例在這些方向上造成資源浪費,則只會導致兩國的產業(yè)差距越來越大。
-
18*******57 2022-02-28我個人一直認為當前中國的材化學術界的發(fā)展狀況,是美帝帶偏中國科技樹的巨大陰謀。即使美帝也許并無意于此,但是從實際結果來看,效果的確是拔群的:現在中國的材化類專業(yè)的現狀就是產學研脫節(jié),產業(yè)水平落后于國際,學術界發(fā)論文水平遙遙領先于國際,學術界不關心產業(yè)關心的問題,產業(yè)找不到合適的發(fā)展人才。畢業(yè)生不轉行很難找到工作,繼續(xù)做學術為了生存又只能繼續(xù)對產業(yè)意義不大的方向。國家投入的科研經費越多,反而主要消費在國外先進企業(yè)生產的儀器、耗材上,培養(yǎng)出來的人才很難反哺國內相關產業(yè)。國外相關企業(yè)的產品有足夠的需求支撐,本身科研力量很強,會越來越強大;而國內相關企業(yè)本身科研力量不強又缺少人才和需求支持,發(fā)展會受到限制。從我的觀察來看,簡而言之,美國的套路是:通過美國學術界對世界人才的吸引力,培養(yǎng)出一批個人科研方向與出身國國家現狀和利益不一致的、評價體系嚴重依賴于美國學術界的學術人士,然后再通過資源配置讓他們溢出美國回到出身國。可以認為是“學術買辦”。詳細來說,在美國,對國計民生和產業(yè)地位有巨大意義的材料相關專利和技術絕大部分都在業(yè)界。國家?guī)ь^先投入大量資金吹起材料相關的某些學科的某些新方向的學術論文泡沫,捧起一批學術帶頭人。這些帶頭人招募大批崛起國家的高水平留學生,然后教導這批留學生學會灌水、跟風、做學術包工頭的套路;與此同時,這批留學生的學術方向基本在業(yè)界沒有用武之地,對于解決實際問題的實際意義基本只停留在高IF的紙面上。
-
13*******92 2022-02-28一堆鳥屎就能解決的事情,一堆教授換了各種元素材料研究的可起勁兒了呢。不知道這些所謂的教授在大把大把水SCI的時候,到底是代表資本說話還是代表學術說話? 這就是現階段學術圈的現狀,只不過因為生化環(huán)材水文章更容易所以問題更甚而已。多少教授挾學術以名,把手下的研究生當成壓榨的工具。學生只知道自己的研究是用來給導師項目結題用的,而不清楚這些研究如何和社會實際生產相結合的時候,付出的努力越多,沉沒成本越高罷了。
相似問題
-
13*******36 2022-02-28
-
13*******14 2022-02-28
-
13*******42 2022-02-28
-
18*******64 2022-02-28
-
13*******12 2022-02-28